联系我们
北京长林公益基金会
电话:(86)13810509559
邮箱:changlinjijin@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1701室
开讲导师:扬长春
课程时间:2017.10.07 ,14:00-15.30
开讲地点:对外经贸大学操场
课程名称:百里毅行——马拉松长跑经验分享
导师介绍
杨长春老师,荆门京山人,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知名学者、教授。为人亲和友善,博学睿智。
活动Tips:
1.课程前两小时左右正常进餐保证体力;
2.由于课程涉及运动,着运动装,并带上一件干净衣物,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感冒;
3.携带一至两瓶矿泉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
【长林学联荣誉出品】
杨老师的这波分享吸引了一票长林粉丝前来,
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呢~
作为跑步爱好者,
杨兆全导师和陈刚导师也参与进来,
积极与大家互动交流~
如此优秀的长林第三次课程活动圆满完成啦~
✿✿ヽ(°▽°)ノ✿
长林er们纷纷表示既涨了知识又涨了姿势(✿◡‿◡)

参加活动的大家都有很多想说的话呢~
我高中的时候下了晚自习经常去跑步,但是都是一进操场就开始跑,跑完之后立马回宿舍,没有跑前热身,也没有跑后拉伸,所以导致小腿有肌肉但是很粗,腿型特别不好看。到了大学,晚上偶尔会去跑步,比高中的时候更加注重拉伸,每次都会压腿。这次跟着杨老师学了更多的热身和拉伸运动,以后我都会运用到我的跑步中。每次跑步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累,现在看来应该是因为没有热身,跑步姿势不对还有没有调整好呼吸等原因。运动的服装也很重要,有时候会直接穿牛仔裤去跑步,但是不舒服,不利于散热,所以运动服很重要。跑步不是你突然就能开始的,需要一些准备和热身,否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周树云
大概初三暑假的时候就想着要天天早起跑步,然而一切都只是幻想。以前跑步跑的还挺快的,可是后来年级升高后,能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时候会有乏力感,跑起步来也变得很难受,也比以前胖了……一直不知道要怎么做准备运动工作,不知道要怎么拉伸,跑步从来没做过这些工作,听了讲座后才知道跑步的科学。已经很久没跑步了,而且真的做了一整套动作后,跑完步身上也没有感觉到酸痛,感觉挺棒的。初来北京,能认识大家,很开心。 --张丽薇
跑步是生命的律动
参加了杨老师的关于马拉松的课,我受益匪浅。
杨老师讲了多种关于马拉松跑步前的热身活动和运动后的放松动作,这些很实用的基本动作极大程度的保护了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在运动过程中不会轻易受伤。
我以前报名参加过半程马拉松的比赛,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结束后,感觉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还是挺大的。也休息了很长时间才恢复活力。
当然,我本人是非常喜欢跑步的。觉得跑步是一项很简单能持久的运动。男女老少均能参与进来的活动。这项运动完全可以符合全民运动的条件。
杨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自己跑马拉松的经历,不仅可以让一个人阳光开朗,驱除阴霾,还可以强身健体,减肥塑身。我自己也有切身体会,曾经因为中考高考等原因,自己身体素质很差,课堂上有时都会感到头晕眼花。后来,在大学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多打打球,经常跑步,自己慢慢的体会到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了,可以应付一些熬夜和高强度工作了。
杨老师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切身经历,也讲了许多跑步的好处和运动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讲的很切和我们的生活,很感谢杨老师。 --杨鑫
当我们跑步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大一暑假开始健身,最开始是为了马甲线和好身材,在跑步机上不亦乐乎,只是后来的懒惰和暴食让让自己看不到成效,断断续续就有些放弃了。后来因为学习紧张,为了给自己一天的动力,每天早上7点起床去跑步读书,带动了一整个寝室。偶然一次,看到村上春树的新书《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才开始对跑步走了真正思考。
对村上而言,跑步是写作,音乐是沿途流动的灵魂。写长篇小说如同跑步,需要耐力和专注,不能有任何杂念。跑步是苦的,到最后,可能会涌出甘甜。
那天下午,在贸大杨校长的讲座上,对于跑步运动的问题的谈论,让我醍醐灌顶。我记得曾经每次运动完,我都感到自信心的提升,心情舒畅。跑步对于抗压,抗抑郁,以及健康的心态,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干净的圈子,热爱的工作,健康的生活。所以,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跑步,当做生活的调味剂,辅修音乐和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 --宋青青
跑步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两年前的某一个阶段,受了什么刺激或者鼓励我已记不清了,我毅然决然的想要减肥。
当然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选择跑步的方式似乎是唯一的途径,以减肥为动力,就这样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
在这段坚持跑步的历程中我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不做准备活动,岔过气,受过伤,甚至雾霾天都出去跑。但在这次课程中,杨校长以科学的角度充分解释这些新手常犯的错误,并传授了解决方法,教我们如何做好准备活动以及避伤。
“理想,行动,坚持,超越”是本次课让我感触颇深的八个字。在跑步上如此,在人生的修炼亦是如此。达成前两个词很容易,大家都是向往着更优秀的自己,所以都有理想,由于一时的冲动,也能做出些许的行动;但是后两个词往往成为拦住我们通往成功的绊脚石,所以思考如何坚持和超越或许是我们成功的重中之重。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然后每天前一天的自己做得更好,实现小小的超越,这样才会更有坚持的动力。以跑步来说,我从一公里开始,每天鼓励自己多加一圈,在目标达成后甚至会有种“第二天快点到来吧”的感觉。3公里,5公里,8公里,10公里成为我每一个大阶段逐渐实现并超越的里程碑。所以我觉得,坚持和超越是相辅相成的,坚持是实现超越的途径,超越也是为了更好的坚持。
希望大家都能从跑步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吕航
运动的科学与意义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由长林基金学联组织的马拉松跑步讲座课程。这是我来长林上的第一堂课,由对外经贸大学的杨校长讲解授课。 杨校长主要讲了跑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跑步的好处,当然也有杨老师的切身体会。
在此之前,我不过觉得跑步是件简单而枯燥的运动,远没有篮球足球等有趣;不过,在听了讲解后我感觉自己被震撼到了。原来跑步一点都不简单,我们跑的不是腿和脚,我们锻炼的还有腰臀和臂膀,更重要的是跑步最能锻炼我们的毅力和乐观积极的心态。记得大学体育课老师说我们是少年老筋,大概就是说我们运动少,而且不够科学,没有把每一寸筋骨舒展开来。而杨老师刚好讲了一些基础的热身动作,做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在被撕裂,感觉筋骨和肌肉在被拉伸,这是痛苦而又奇妙的体验。
回来后我也继续进行了锻炼,刚坚持了两天,感觉自己一下子就疏朗了,尤其是在跑的过程中,每一根神经都被放松了。这就是我的体验吧。今后我会继续坚持的,继续在运动中寻找乐趣。 --卢鹏举
跑步一向被认为是最简单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方式,每个人都跑过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科学跑步的方法。
从前,跑步被我当作减压和放松的途径,仍然记得高三晚自习下课前五分钟来到操场一圈圈慢跑着,放空自己,大概那是高中对于跑步最美好的记忆了吧。
跑步,并不是枯燥和无聊的,杨校长用他跑步的经历告诉我们,跑步这项运动还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完成马拉松时的成就感,被别人称赞的欣喜,还有坚持做一件事情时带来的心灵的慰藉。
要做到坚持跑步,也绝不是甩开手,迈开腿那么简单,更需要科学跑步。每次进行长跑前,需要进行至少二十分钟的拉伸,完成跑步后,也需要相应拉伸,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肌肉拉伤或者关节处收到伤害。更重要的是,每次的运动量应该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能指望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逐渐加强训练,某一天终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刘婷婷
十月七日,我们在对外经贸大学跟着杨长春校长学习了如何开始跑步。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得跑两千米,我于是抱着能提高成绩的想法去了老师的课程。
老师首先让我们知道了跑步的种种益处,从身体上讲,跑步能锻炼身体、塑身减脂,从心里的感受看,跑步能放松各种压力,能给人更多正能量,这些也许我之前枯燥进行跑步不知道的。之后,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跑步姿势,了解了一些比较好的跑步装备,也练习了系统的跑步前准备及跑步后放松的动作,跟着做了几遍后,我确切感觉到了这些动作对于跑步的必要性,也有了在在运动对自己保护的意识。
听了这一段课程,我也知道了马拉松看似很长,在我们循序渐进的训练中,我们都能用自己的耐心与毅力最终完成。我感觉人生能完成几次马拉松的感觉肯定不错,试过长距离的骑车之后,长距离的跑步也值得我去尝试一下。 --刘恩昊
跑步也是一门学问
跑步谁都会跑,但是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的人又是另一种境界。
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小事,跑步就是一件简单地小事,通常我们没有多少人会对生活中简单的小事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大多数人会选择得过且过。
跑步都是什么时候热情来了就跑,即使想跑也会坚持不下来,规定一个星期跑次结果最后就会跑1次,规定自己跑20km结果最后只跑了800m。
很多人连跑步都无法坚持下来,更何况是跑马拉松呢?其实跑马拉松方法真的很重要,呼气有方法,跑步姿势有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不去改变,就有可能在跑步的时候出现各种状况,例如肌肉痉挛,突然心脏骤停,脚踝扭伤,膝关节损伤,韧带拉伤。
就好比如我们做一件事,坚持是核心,但是讲究方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方法找对了,整个事情也变得相对容易很多。
听说跑马拉松能够让我们在职场,学习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好,人就会非常有活力,做事情也会步步高升,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跑步之前必须全身做好预热的工作,例如老师在跑步之前让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科学地讲了需要拉伸那几块肌肉,每一块肌肉的顺序都有规律,这就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
比如开始拉伸上身的肌肉,例如背部的肌肉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肩部臂部的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再到人的腿部,小腿后群肌,拉伸脚踝,膝关节,髂腰肌,大腿前群肌,后群肌,把人体的结构摸索的那么清楚,直到关节的结构,这怕就是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 --李梦玲
跑步也是一门学问
跑步谁都会跑,但是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的人又是另一种境界。
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小事,跑步就是一件简单地小事,通常我们没有多少人会对生活中简单的小事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大多数人会选择得过且过。
跑步都是什么时候热情来了就跑,即使想跑也会坚持不下来,规定一个星期跑次结果最后就会跑1次,规定自己跑20km结果最后只跑了800m。
很多人连跑步都无法坚持下来,更何况是跑马拉松呢?其实跑马拉松方法真的很重要,呼气有方法,跑步姿势有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不去改变,就有可能在跑步的时候出现各种状况,例如肌肉痉挛,突然心脏骤停,脚踝扭伤,膝关节损伤,韧带拉伤。
就好比如我们做一件事,坚持是核心,但是讲究方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方法找对了,整个事情也变得相对容易很多。
听说跑马拉松能够让我们在职场,学习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好,人就会非常有活力,做事情也会步步高升,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跑步之前必须全身做好预热的工作,例如老师在跑步之前让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科学地讲了需要拉伸那几块肌肉,每一块肌肉的顺序都有规律,这就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
比如开始拉伸上身的肌肉,例如背部的肌肉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肩部臂部的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再到人的腿部,小腿后群肌,拉伸脚踝,膝关节,髂腰肌,大腿前群肌,后群肌,把人体的结构摸索的那么清楚,直到关节的结构,这怕就是把跑步当成一门学问。 --亢锴锐
跑步对于大多人而言是工作之余的消遣,是强健体魄的锻炼,抑或是日常打卡微信运动的那一点小虚荣。而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真正见识到将跑步作为融入血液的一种热爱,老实说我之前对跑步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始终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生活的负担,纠结着跑与不跑的选项、忍耐着长跑过程中心跳加速。之前觉得跑步就是瞎跑呗,迈开腿往前跑就行,但是经过杨老师的讲解之后我发现跑步之中的学问不小。从准备活动开始,根据不同的肌肉群的特点,有着不同的拉伸活动来保护肌肉减少运动伤。其次,呼吸方面的练习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有难度,作为一个南方人适应北方的空气还是很有挑战性,往往无法运用鼻子熟练地呼出节奏。最后,我觉得在跑步过程中真正有学问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跑起来往往是长距离的,需要我们克服的就是路途上的单调与痛苦。当然这与当时跑步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也与路途的风景有关。总而言之,跑起来只是跑步的第一步,如何科学地跑起来是需要学习的,只有深入了解之后你才会爱上跑步,爱上马拉松。 --韩金杰
哇,大家都有好多感悟呢~
其实看到大家参加完活动后都有很大的收获
小编就最开熏啦~